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人物风采

“北京健康宝”项目团队:以担当坚守筑牢疫情“数字防线”
来源:新闻中心
发布时间:2022年04月01日 编辑:新闻中心

  “您好,请出示您的健康宝。”

  “您好,后排落座的乘客请扫一下健康宝。”

  “您好,请展示您的核酸证明。”

  现今,这些话语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再陌生。出入商超、楼宇、小区、公园时,拿出手机用健康宝扫码,成为了北京市民的日常。但也许很少有人能够清楚记得从何时起,北京实现了以“北京健康宝”为标志的电子化登记防疫工作。

 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,科技防控全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。从2020年3月上线起,电科太极“北京健康宝大数据支撑平台”项目团队已经奋战了整整两年。七百多天的陪伴,七百多天的守护,他们用坚守和执着,谱写了一首动人的“战疫”之歌。

  

  关键时刻显身手

  2020年初,接到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发来的北京健康宝开发任务时,距离上级要求的上线日只有短短三天时间。面对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大考,电科太极迅速组织精兵强将,成立专项工作组,第一时间打通了卫健、社区、民航、铁路、公路等多个部门1000多项共计4亿多条数据,高效进行数据的入库、治理、清洗比对、服务封装、程序开发等一系列工作,使北京健康宝如期成功上线,支撑起面向全市公众的健康查询服务。

  北京健康宝一经推出,立刻被投入到各个场景使用,各大公共场所不仅省去了手动登记出入人员的冗长时间,也让防疫工作变得更加准确有效。

  然而,随着疫情常态化局面的逐步成型,以及零星疫情的反复,北京健康宝使用率越来越高,作为承担北京健康宝全部后台建设的电科太极团队,工作量也随之加大。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,电科太极部署使用了500多台服务器,支撑起9套各种用途的环境集群,团队也始终保持24小时响应、24小时处理的高效工作状态。

  除了面对庞大的数据,团队成员们还要面向各用户方尽心答疑解惑、提供日常查询,并负责近70家第三方接入方的答疑等服务与新增接入方的对接测试工作,同时还肩负着早高峰现场巡检及特殊时期的全天重点保障。

  夜以继日的守护

  关上电脑,冯峰将自己瘫进座椅里,长长地吁了一口气。紧张情绪暂时缓和的他,仿佛突然失去了所有力气。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,指针指向凌晨3点10分。

  “嘿,今天比昨天早了半小时,可喜可贺啊!”

  “别瘫着啦,来吃点东西!”于永生将一桶冒着热气的泡面放到了冯峰面前,丝丝香味从盖子缝隙处飘出来钻进冯峰的鼻子里,让他立刻坐了起来,“别说,我还真饿了。”

  晚上八点收到上级部门传来的数据,然后进行数据治理,12点前后完成数据清洗整理后再进行数据上传……到凌晨三、四点收工,这已成为电科太极北京健康宝项目团队的工作常态。在平凡岗位上诠释着责任与担当,冯峰、于永生也只是攻坚项目团队中的一个缩影,但正是因为有着一颗颗像他们这样坚守的“螺丝钉”,才能凝聚起整个团队的强大能量。

  

  今年年初,冬奥会、冬残奥会叠加春节,北京疫情面临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。电科太极专门成立北京健康宝太极冬奥保障团队和党员突击队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顺利举办保驾护航。期间,团队保持核心成员7*24小时值班值守运维机制及应急响应体系,每天准时、准确地将数据入库、治理、清洗比对、服务封装,确保随时为全市公众提供好健康查询服务。

  当全国两会保障任务遇上新一波疫情出现时,北京健康宝的压力负荷瞬间增大。项目团队每个人都靠意志力支撑着工作,项目现场不再仅仅是工作场所,更是直接成为了“员工宿舍”。

  北京健康宝因“疫”而生,但在后疫情时代的政务服务领域更体现出了它的完整生命力。自上线以来,北京健康宝历经四次大的版本迭代,截至目前累计为约1亿人提供超过138亿次精准、快捷的健康状态查询服务,为服务首都疫情防控大局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。

  七百多个日夜里,电科太极“北京健康宝”项目团队成员勤恳敬业,不计回报地工作,为北京健康宝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。未来,团队的每一位成员,将依然立足岗位、全力以赴守护这个城市,守护着“你我他”,依然会带着使命感与责任感扛起重任、恪尽职守,为首都安全、人民群众安全贡献更多太极力量。

  (来源/电科太极)

打印 关闭